截至6月7日,陕煤信电公司3号机组C修后并网运行21天。经对机组安全经济性水平评估,修后较修前机组安全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供电煤耗理论下降7.2克/千瓦时,实现了安全性和经济性“双赢”。这是该公司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的具体行动和发展实效的生动实践。
精心研判 决策到位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年初以来,该公司强基固本、敢抓善管,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1号文件精神,着力解决机组运行中暴露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一方面通过组织生产专业技术骨干走出去调研、互联网查阅、电话咨询等多种途径,结合公司机组运行状况,收集汇总系统内同类型机组出现的各类安全、耗能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另一方面邀请相关主机厂家技术人员,汇同各专业技术能手,对四台机组进行综合性的“安全、能耗会诊”,最终决定对安全性、经济性稍差的3号机组进行扩大性C修,着力提升机组的安全经济性。
齐心克难 精准攻关
本着“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该公司坚持“质量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和“封闭作业、定置管理、工完场清”的标准化管理,在4月1日3号机组C级检修开始后,以机组安全运行、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抓手,成立了以设备部和发电部各专业骨干为中坚力量的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对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影响能耗的发电机定子直阻和励磁绝缘、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空预器堵塞、凉水塔冷却效率等,制定精细方案,实施专项攻坚,全力查找、分析、消除存在的和新发现的安全和耗能隐患。检修过程中,全体参修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的钻进炉膛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克服炉膛内部四周密布的管排,逐根对易发生磨损点和重要部位进行测厚;有的在拆卸、检查、安装、调试;虽然他们脸上早已没有一块干净的肌肤,满身油渍污垢成了标配着装,但他们用脏与累,开展等离子燃烧器改造、捞渣机转速自动控制优化等技术攻关,彻底解决了影响3号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顽疾,夯实设备基础,提升了3号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严抓工艺 夯实基础
“A层等离子燃烧器改造后,等离子无油点火一次成功。空预器热端蓄热元件解包清洗后,空预器差压降低1kPa,达到了预期目标……”安全质量达标和达优,仅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按照“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管理要求,3C检修期间,该公司把“高、严、细、实”落实到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检修单位、各级监督、质量管控等人员的作用,对各检修项目文件包、标段划分、工艺卡进行深度优化和完善,严格执行“三讲一落实”“高压线”“两票三制”等规章制度,全面进行风险分析、风险点辨识和控制。参修人员严把设备检修三级质量验收关,重点做好关键系统、设备隐蔽点、关键步骤的检修与验收,对加班作业点进行安全巡查,确保检修加班作业人员能够得到有效安全管控。充分利用“一图一网”,对机组检修项目实行过程记录留痕,进一步提高检修过程质量把控,夯实了机组安全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基础。
此次3号机组扩大性C级检修,共计完成标准项目366项,技改非标项目14项,执行作业指导书181份,发现并消除异常不符合项612项,机组启动后实现动态零缺陷。并网后机组各系统状态、机炉电指标良好,运行稳定,各项参数优良。(郭春晖 毕秋菊)